3個原因讓我安靜在家工作,不再天天去咖啡廳報到!
- Winnie
- 2022年3月1日
- 讀畢需時 4 分鐘
搬到台中新租屋處已經2個月了,這裡的生活環境比我們當初想像的還要好,真的很感謝所有我們經歷的一切人事物!
我們在這裡打造了一個像Hostel旅店的生活環境,有單人床位區、臥榻休息區以及吧檯高腳椅區,當初為了設置2個以上的工作區,所以設置了吧檯區和臥榻區,可以幫助我們透過變換不同工作環境維持工作的專注度。

以前我們通常是白天在家(或在旅店)工作,下午或晚上再外出去咖啡廳來達到轉換工作心情的目的,所以一天之中會需要有2個不同的工作環境,因此我們才會在新的租屋處設置2種工作的區域。

經歷了2個月的新家生活之後,我發現我們大大減少外出咖啡廳的情況了,我甚至可以一整天都坐在臥榻區使用和式桌工作,創作動能一直維持很強勁的狀態,讓我非常享受,我推敲了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室內空間少物又清爽,沒有多餘干擾。
之前住在嘉義大林的時候,也許是因為家裡有許多家人的物品,視覺或磁場都會干擾到我們,讓我們常常往外跑,我們的行程常常是白天去公園、下午去咖啡廳,或是換兩間不同的咖啡廳,或是一間咖啡廳、一間超商,待在家裡的時間較少。
雖然疫情期間有練習待在家裡,練習不被環境影響。

疫情期間,我們買了一張大桌子,方便我們在家工作。

工作時對面看過去的畫面,媽媽回家時會坐在沙發上泡茶、看佛經,但她也很少在家。


我們超常去的大林運動公園,把瑜珈墊鋪上地上就可以工作、拍片了!

離開大林公園或是遇到下雨時,我們就會到大林藏咖啡報到,但改吃素食之後就沒再去了!
之前住在Hostel旅店的時候,如果是環境比較理想的旅店,我們可能會待一整天(如果它有桌椅區和臥榻區可以交換使用),或是白天在旅店、下午去咖啡廳,會有一半的時間待在旅店,比起嘉義大林的家待得要久,可能是旅店整理得更好、空間更清爽一點的關係。
旅店會比一般居家環境的空間清爽一點,也有像咖啡廳的環境有利於工作。

有些旅店有許多不同的公共空間,可以變換工作心情。
Hstel旅店游牧期間,我們到咖啡廳報到的機會還是很高,我猜想,某種程度旅店的物品還是偏多的,可能我們真的太敏感、太容易被干擾了!
來到新的租屋處之後,我們的生活環境來到了物品和家具數量最少的階段,明顯干擾有大幅地下降,我猜想,這應該是我們之所以會減少外出的重大原因之一。
另外,我覺得沒有廚房區堆放廚房用品,也是維持這個空間舒心的主要原因,我們目前只有購買一台小烤箱和快煮壺,沒有其他鍋碗瓢盆或刀叉碗筷,所以才能減少干擾到底吧!

第二個原因,我們更接近大自然了。
我們當初之所以會租這的地方的最大原因就是,陽台望出去可以看得到山!
因為有山的陪伴,也許讓我們的心更平靜、更安定了吧!感覺這裡比其他任何地方都還要好,所以整天待在家裡工作也沒問題!

我們住在台中北屯區靠近大坑的地方,某種程度上,它比嘉義大林還偏僻,離大林家裡最近的超商走路3分鐘,到大林車站也只要走路3分鐘,從這裡到最近的超商則要走路8分鐘,到最近的公車站則要走路15分鐘、到最近的太原車站要騎腳踏車14分鐘(走路太遠)、到最近的捷運站要騎腳踏車18分鐘,所以我們現在愈來愈會走路和騎腳踏車了!
住在離市區稍微遠一點的地方,可以讓我們享受郊區乾淨的空氣品質以及心曠神怡的風景,但當我們想去市區走走或看電影時,又不會覺得車程太遠,真的是太棒了!
第三個原因,對外窗戶夠大、夠通透。
我們去咖啡廳的時候,最愛的位置就是靠窗的,窗戶愈大的我們愈喜歡,落地窗更棒,我猜想我們之前之所以都不愛待在家裡,就是因為大部分居家空間的窗戶都太小了,感覺就像被包在一個密不通風的水泥牆之中,有種透不過氣的窒息感。

我們之前看了很多租屋資訊,大多數物件的窗戶都太小了,我們實際去看屋的時候,就有看到一間室內活動空間很大,但窗戶比例不夠大,而且外面還一堆鐵欄杆包住,看出去就是隔壁棟大樓,那個空間讓我們感到非常地不舒服,我們半天都待不住,更別說要住在裡面了,也難怪裡面的住戶也住不久。
我們新租屋處的窗戶就是一大片的落地窗,也沒有鐵欄杆遮擋,讓我們可以感受與外面的山脈的連結,又能夠享有流通的空氣品質。


我們也幾乎不會把窗簾關起來,對我們來說,可以看到外面比起會被看到要重要得多!
其實我們在嘉義大林的時候,就曾經推敲過,如果我們換住到一個新的地方,那裡只有我們的個人物品的話,我們會不會比較少外出咖啡廳?
結果證明,卻實如此呢!
如果你喜歡維尼的文章、願意支持「極簡維尼」繼續存在,也想要知道最終實驗會不會成功,歡迎贊助支持維尼!如果你發現我有邏輯不順或言行不一致的地方,請告訴我,這樣我才可以修正自己,感恩!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