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不想打疫苗,沒打兩劑就不能再去喜歡的餐廳,怎麼辦?

  • 作家相片: Winnie
    Winnie
  • 2022年3月2日
  • 讀畢需時 5 分鐘


我認為,我所遇到的任何「不希望發生的事情」,都是來告訴我,我有哪裡是可以修正的,不論是行為或想法上


因為我有很多「不了解的事情 (無明)」,所以才會遇到很多挫折和痛苦,而每一次的挫折和痛苦,都會讓我再多清楚、知道一些事情,更了解如何處理和應對各種人事物,於是挫折和痛苦就會逐漸減少!


因此,每一次的挫折和痛苦,都是為了減輕和消除下一次的挫折和痛苦,如果我能從中學習和成長的話、如果我能更「清楚」的話!


 

我猜想,沒有任何論點是「正確的」或是「錯誤的」,只有「適不適用自己」。


有些論點說,「政府強制“不打疫苗就不允許去某些地方”是一種暴力」。


有些論點說,「打了疫苗還是有可能被傳染,打了也沒用」。


有些論點說,「打了疫苗才能保護自己和他人」。


我認為,與其去辨識出這個論點的漏洞在哪、邏輯不通在哪、是否符合道德、人權、民主等,不如覺知「是哪一個點讓我不舒服、甚至影響了我的生活」,然後了解到「這件事到底要讓我學習什麼、修正自己什麼樣的行為、想法或生活模式」!


另外,不管是什麼論點都不可能會「完美」,永遠都會有漏洞,因此針對那個漏洞進行批判,沒有什麼實質意義,除非覺得過程有趣、有所成長和體驗


 

如果認為政府政策作法不對,萌起了為民服務的理念,積極參與政治、修正立法、組隊遊行,實踐了自己「實現自我」的想法,感到不枉此生,那就去行動,我覺得很棒!


或是,開始撰寫部落格、建立YouTube頻道,分享自己的觀點、實現表達自我的需求,我也覺得很棒!


但如果是利用「政府做法不對」、「大了疫苗也沒用」的論點去傷害周遭的親朋好友或網友,或是讓他們的心情變得不好的話,那我就覺得有點沒必要了!


讓我們內心有感覺的事,不論是感覺好或是感覺不好,都是我們可以積極行動或調整思維的時候!

「原來我會受到這樣的是情感想心情或想法啊!」


「為什麼我會因為這件事感到困擾呢?」


「難道是我那裡想錯了嗎?做錯了嗎?」(這裡的「錯」不是真正的錯,而是「不適合自己」)


內心受到影響的時候,就是我開始「自問自答」的時候了!


 

修行到現在,只要我有一點感到不舒服、不暢快的地方,我都會當下立刻檢討自己,或者是和布蘭達一起討論,想要揪出自己的價值觀哪裡有漏洞、或矛盾的地方,進而調整自己的行為,我認為即早治療、即早痊癒(XD)。


例如,之前遇到YouTube的酸民留言而感到不開心,我們就討論和檢討,後來在這件事中學到了我們該學習的了,我們就會發現,我們不再會受到酸民的影響,或是酸民就突然消失了,這時候我才明白這份功課已經做完了!


因此,不是「酸民說得不對」,或是「酸民為何要這麼酸」,而是「我為何會被酸民影響」才是我該去關注的部分,當我完成了這個功課,不管酸民怎麼說、為何說都不再會影響我了,我猜想這就是修行吧!也是最有趣的體驗!


 

老實說,疫情不太影響我們。


我並不擔心「不想打疫苗卻被公司要求打兩劑」的情況,因為我們很早就面對了從事不喜歡的工作必須付出的代價,進而經歷挫折和痛苦並選擇自己內心真正想做的事情,做完了沉重的功課之後,就不太需要再面對工作類似的課題了。


我認為,並不是因為我們是自由工作者、沒有老闆,所以才沒有遇到這個問題,而是我們已在更早的時候就先處理起來了。


我認為,即使真的遇到了這個困擾,也許這是一個機會,也許是宇宙告訴自己,是時候去追求自己真正的事業了,或者是時候離開都市,去到更適合自己的地方體驗不一樣的生活了,有時候看似危機的情況往往都是轉機、是禮物。


因此,現在如果感到有點「不適感」,我就會知道「又有好玩的體驗要來了」!


 

我也不擔心「不想打疫苗卻被家人強迫去打」的情況,我想家人的課題應該是每個人的必修課,該交的功課還是早早開始著手比較好,我是這麼想的!


過去我也和家人起過非常多次的衝突,其挫折和痛苦也不比離職創業少,現在剛好遇到的疫情的體驗,也正好可以測試自己和家人的功課有沒有完成。


我和布蘭達是選擇「沒去打疫苗」,因為我們對醫療體系不感興趣,同時認為身心靈的健康來自於內心,打不打疫苗都不會影響身體,只有選擇想被影響的人才會被影響,但被影響也不是件壞事,每件事的發生都有其道理和學習的機會,只要把握機會學習和體驗就好


如果家人剛好和自己的意見不同,而且急於說服自己、甚至讓自己感到不舒服,這就是學習和修行的機會了,可以好好把握機會破關!


我們的家人剛好都是選擇不打疫苗,媽媽信佛吃素,因為疫苗內有動物成分,所以選擇不打,媽咪則是看了很多醫療或科學報導而選擇不打,身為中醫師的阿姨和姨丈則是因為看到了許多病患的特殊症狀而選擇不打,大家決定不打的理由都不同,但剛好都選擇不打疫苗。


唯一有打了三劑疫苗的姨媽並沒有任何副作用或身體不舒服的地方,就跟平常一樣健康,而且也不會勉強我們去打,只是溫和地建議我們可以去打疫苗。


我發現有認真修行的人,後期比較不會再遇到太多、太重大的問題或困擾,因為很早就開始把雜草的幼苗給拉掉了,因此不會需要處理「雜草叢生」的狀況。


老實說,有時候真的覺得修行很神奇,因為家人的選擇竟如此一致,感覺就好像是被設計好的NPC,我們有什麼反應,家人就會有什麼反應的那種感覺,哈哈!


 

我也不擔心「未來會有很多地方禁止沒有打兩劑的的人進入」的情況。


如果我喜歡的餐廳開始禁止沒打疫苗的人進入,我猜想,可能是因為那家餐廳的食物可能已經不再適合我,也許宇宙想讓我吃別家更好吃的食物,或是少吃一點對於我的身體健康更有幫助等等,等到這件事情真的發生時,我就會知道原因了,所以我也不會去擔心這件事!


之前我也曾以為我們會每天到咖啡廳工作一輩子,哪知道現在幾乎都不去了!(參考文章:3個原因讓我安靜在家工作,不再天天去咖啡廳報到!)


我們很愛去電影院看電影,如果真的開始禁止沒打疫苗的人進入,我猜想,可能是因為我不再愛看電影了(雖然現在難以想像),或是有更好的觀影方式選擇出現,或是根本不會發生,什麼都可能、什麼都可以,等到這件事情真的發生時,我就會知道原因了,所以我也不會去擔心這件事!


現在喜歡的事情就盡情去享受,如果未來這件事情無法再繼續,也不用難過、執著,因為更好的可能就要出現了,或是趁機釐清一下什麼事情是更重要的,重要到願意讓自己付出打疫苗的代價也要去換得的,因此更認識自己的價值觀也很不錯!


 

說起來有一點冷血,老實說我對別人對於疫情有什麼看法不是很在意,我只在意這件事情會不會影響到我,如果會,我就修行,如果不會,就感恩世界帶給我的一切體驗。


感謝許多人的存在,我才能在這裡撰寫對於疫情的想法。


 

如果你喜歡維尼的文章、願意支持「極簡維尼」繼續存在,也想要知道最終實驗會不會成功,歡迎贊助支持維尼!如果你發現我有邏輯不順或言行不一致的地方,請告訴我,這樣我才可以修正自己,感恩!


2 Comments


Gray Su
Gray Su
Mar 22, 2022

我也是一針都沒打!疫情真的沒什麼影響到生活,每天都還是很開心(甚至更開心,不必要的聚會反而減少,更輕鬆!👍)

Like

tiha861230
tiha861230
Mar 08, 2022

自己也是選擇不打疫苗的人 很謝謝維尼分享自己的想法🙆 特別喜歡

「只有選擇想被影響的人才會被影響」這句話 這套用在很多事物上面都通用~

也讓我想通了一些事😆

Like
bottom of page